中国棉花协会就2008年度新棉购销答疑

20080928日 农博种业 http://seed.aweb.com.cn

一、今年棉花生产形势如何?

今年全国植棉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虽然局部地区受灾,山东、河南、新疆局部地区棉铃虫有反弹迹象,黄枯萎病发病率也有所上升,棉花总体长势略差于去年,但好于常年。如果后期不出现连阴雨,今年将是一个丰收年,总产量可望与去年持平。

二、新棉上市后的棉花价格怎样?棉农满意吗?

据中国棉花协会监测,由于棉花迟发,吐絮和收获偏晚,今年棉花采摘交售进度明显慢于上年。目前,部分棉区已有少量新棉上市,籽棉收购价格同比下降一成多。今年由于棉花种植成本加大,棉农对价格期望值较高,目前开秤价位农民难以接受,惜售情绪较重。而由于纺织企业运行困难,流通企业亏损增大,加之缺少棉籽、棉短绒等副产品价格支撑,企业难以接受棉农要价。价低棉农不愿售,价高企业不敢收,是今年新棉上市初期面临的主要矛盾。

三、为什么会出现棉农惜售、企业慎收现象?

中国棉花协会近期赴新疆、湖北、河南等地调查,形成棉农惜售、企业慎收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棉农方面看,因农资价格上涨、用工费用增加等因素,导致今年植棉成本大幅度上升。其中主要肥料二铵的价格涨幅近1倍。初步调查,各地植棉成本约为1000-1200/亩,较去年上涨120-150/亩。去年棉花收购价格居于历史高位,今年植棉成本又有较大幅度的上涨,棉农对新棉价格期望值较高,希望持平或有所增长,籽棉价格至少不低于3/斤。如果今年收购价格在低位运行,将会挫伤棉农明年的植棉积极性。

从纺织方面看,整个行业运行形势依然严峻。据纺织行业组织调查,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消费需求下降、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银根紧缩等诸多因素影响,纺织行业持续不景气,2/3的纺织企业处于亏损或亏损边缘,根据市场情况主动限产,全国纱产量和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下降。目前棉纱内销价格低于出口,出口又存在亏损,纺织企业内外交困,形势愈发严峻。尽管国家出台了调低进口棉滑准税、调高出口退税等一系列政策,但企业反映,与人民币升值和成本上升的幅度相比还远远不够。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纺织企业对明年预期悲观。缺乏纺织行业支撑,棉花市场难有起色。

从棉花流通企业看,本年度国内棉花市场持续低迷。新棉上市前的两个月,正值棉花资源青黄不接之时,按往年规律,理应棉价上涨、市场旺销。但受纺织形势影响,市场成交清淡,价格不升反跌。新棉即将集中上市,而从新疆到内地,棉花企业目前还有库存积压,利润空间不断缩小,企业亏损面加大。2007年度全国籽棉平均收购价格3/斤左右,皮棉销售价格在13500/吨左右,能够保持这个价位,还主要得益于棉籽、棉短绒等棉副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而今年受油料价格下跌影响,棉副产品价格也大幅下降,缺少副产品支撑的棉花企业,入市越来越谨慎,不敢轻易高价开秤。

四、对棉花市场的利好因素有哪些?

一是从我国纺织生产及出口形势看,尽管受到不少因素制约,但仍然保持了一定速度的增长。纺织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快,即使面临结构调整,也还是会保持一定的增长惯性;二是棉花生产虽然连获丰收,但仍然满足不了纺织需求,缺口还在30%左右,产不足需的局面没有改变;三是全球棉花资源趋紧。据国际棉业组织预测,2008年度全球棉花产量同比减少137万吨,国际市场棉价虽然趋于波动,但总体将在高位中运行;四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方面,近期多项组合政策出台,包括临时调低进口棉滑准税、调高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新疆棉移库补贴,以及收储稳市等政策,旨在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纺织行业健康发展。

五、棉花价格会大起大落吗?

棉价如果过度下跌,国家将及时启动收储政策托底,保护棉农利益。而本年度全球经济形势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基本面,决定了棉花及纺织市场恐难出现大幅上扬的局面,即使出现异常,国家可通过抛储或进口稳定棉市。按照国家收储政策的价格导向,分析国内国际棉花市场走势,兼顾农工商三者利益,按照农民能接受、纺织可承受、流通尚保本的原则,今年新棉收购价格的走势,宜保持基本稳定,总体运行水平与上年度大体持平。

六、中国棉花协会将做些什么?

中国棉花协会成立以来,每年向国务院提交产业政策报告,呼吁国家尽快建立棉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今年5月份,中国棉花协会向国务院领导反映纺织业的实际困难,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其中部分得到采纳。中国棉花协会还建立了《中国棉花预警系统》,从气象、种植、采摘到收购、加工以及棉花进出口等各个环节对棉业运行进行监测,每周通过《中国棉花协会快报》向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反映棉业运行动态,每月通过《中国棉花形势月报》将全国棉花、纺织形势向业内发布。中国棉花协会将密切关注新棉购销动态,继续上传下达,发挥好行业组织应有的作用。  

中国棉花协会希望棉花、纺织企业从产业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问题,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保护好产业链弱势群体农民的利益。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应积极入市收购,通过加快周转的方式,降低经营风险,实现保本微利。要加强内部管理,把好收购加工质量关,从服务、管理上要效益。广大棉农应理性分析当前形势,把握好售棉时机,同时做到科学采摘,搞好分摘、分晒、分存、分售,严防“三丝”混入籽棉。如果把混等混级和“三丝”问题解决了,国产棉花的质量将在世界居于前茅,棉农也将获得优质优价的好处。农工商作为一个产业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让我们共度难关,开始又一次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