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纪公司六个国审品种通过初审公示

发布编辑人:创世纪发布时间:2025.10.09

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章程(试行)》,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于2025929日发布“关于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次审定会议初审通过的稻、玉米、棉花、大豆品种的公示”,我司3个玉米品种(创玉826、创玉846、创甜1号)、2个棉花品种(创棉531号、塔创棉495)和1个水稻品种(华两优智924)通过初审公示。

创玉826、创玉846是继创玉423之后,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类型区推出的后续特色新品种,田间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强。

创玉826审定简介:该品种出苗至成熟123.3天,比对照东农264早熟0.5天。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68厘米,穗位高99厘米,成株叶片数20片。果穗长筒型,穗长18.0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32.8克。经鉴定,感大斑病,中抗茎腐病,感穗腐病,高感灰斑病,感丝黑穗病,经测定,籽粒容重770/升,粗淀粉含量75.11%,粗蛋白含量8.36%,粗脂肪含量3,8%,赖氨酸含量0.26%2022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767千克,比对照增产3.4%2023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亩产813千克,比对照增产6.7%;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89.9千克,比对照增产5.1%202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93千克,比对照增产5.3%

创玉846审定简介:出苗至成熟125.7天,比对照东农264早熟0.4天。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绿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87厘米,穗位高100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长筒型,穗长19.6厘米,穗行数14-20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百粒重36.0克。经鉴定,感大斑病,中抗茎腐病,感穗腐病,感灰斑病,感丝黑穗病,经测定,籽粒容重758/升,粗淀粉含量75.07%,粗蛋白含量9.46%,粗脂肪含量3.25%,赖氨酸含量0.25%2023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867千克,比对照增产9.1%2024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亩产893千克,比对照增产9.6%;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879.7千克,比对照增产9.4%202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57千克,比对照增产7.9%

创甜1号:该品种是创世纪在西南鲜食甜玉米类型区(云桂川)审定的第一个甜玉米品种,填补了该区域的鲜食玉米市场空白。创甜1号出苗至鲜穗采收84.5天,比对照粤甜16号早熟0.5天。幼苗叶鞘绿色,花丝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11厘米,穗位高78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果穗长筒型,穗长20.0厘米,穗行数12-20行,穗轴白色,籽粒黄白色,甜质,鲜百粒重40.1克。经鉴定,感丝黑穗病,感纹枯病,感小斑病,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86.7分。参加国家玉米品种统一试验,2023年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鲜果穗)1013千克,比对照增产9.3%2024年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亩产(鲜果穗)1071千克,比对照增产12.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果穗)1042千克,比对照增产11.1%

创棉531号:该品种是创世纪在西北内陆地区审定的第一个转基因常规棉品种,南北疆同时审定。

南疆审定简介:西北内陆早中熟棉区春播生育期127天。株型较松散,株高72.8厘米,果枝较长,茎秆粗壮,茸毛较少,叶片较小,叶色浅绿,第一果枝节位5.65节,单株结铃7.05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55克,衣分44.5%,子指10.15克,霜前花率99.95%。出苗较好,长势强,整齐度较好,不早衰,吐絮畅。高抗枯萎病(枯萎病指3.5/1.3),耐黄萎病(黄萎病指27.4/28.9),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7毫米,断裂比强度28.9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65,断裂伸长率6.75%,反射率79.95%,黄色深度7.65%,整齐度指数84.25%,纺纱均匀性指数139%,纤维品质Ⅲ型。2022-2023年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92.5千克、175.1千克和174.9千克,分别比Ⅱ型对照品种中棉所49增产4.1%11.7%11.7%2024年参加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433.0千克、192.4千克和191.5千克,分别比对照品种中棉所49增产5.4%11.3%11.3%

北疆审定简介:西北内陆中熟棉区春播生育期118天。株型较松散,株高71.15厘米,果枝较长/上举,茎秆粗壮,茸毛较少,叶片较小,叶色浅绿,第一果枝节位5.25节,单株结铃6.95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6克,衣分45.6%,子指9.7克,霜前花率99.3%。出苗较好,长势较强,整齐度较好,不早衰,吐絮畅。高抗枯萎病(枯萎病指3.6/2.3),耐黄萎病(黄萎病指28.6/27.1),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35毫米,断裂比强度29.55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95,断裂伸长率6.6%,反射率78.6%,黄色深度7.7%,整齐度指数84.7%,纺纱均匀性指数138%,纤维品质Ⅲ型/Ⅱ型。2022-2023年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403.5千克、184.2千克和182.9千克,分别比对照品种新陆早61号增产3.0%10.7%10.4%2024年参加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409.6千克、188.5千克和188.2千克,分别比对照品种新陆早61号增产8.7%16.7%16.7%

塔创棉495该品种是创世纪公司和塔里木大学合作选育审定的常规棉品种,适宜种植区域为西北内陆早中熟棉区(南疆)。西北内陆棉区春播生育期127天。株型松散,株高77.3厘米,果枝Ⅱ式,茎秆较粗壮,茸毛较少,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第一果枝节位6.25节,单株结铃6.9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95克,衣分45.35%,子指11.5克,霜前花率95.95%。出苗较好,长势较强,整齐度较好,不早衰,吐絮畅。高抗枯萎病(枯萎病指1.0/7.2),耐黄萎病(黄萎病指23.8/31.7),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15毫米,断裂比强度32.2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3,断裂伸长率6.8%,反射率81.75%,黄色深度7.2%,整齐度指数85.05%,纺纱均匀性指数159.9%,纤维品质Ⅰ型。2022-2023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90.0千克、176.7千克和170.4千克,分别比对照品种中棉所49增产6.6%10.1%10.0%2024年参加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79.4千克、172.0千克和159.7千克,分别比对照品种中棉所49增产7.4%10.2%9.9%

华两优智924该品种是从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引进的一个产量型水稻品种,高产稳产。

华两优智924属于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2.0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早熟0.2天。株高120.9厘米,穗长23.4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1万穗,每穗总粒数227.7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3.3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2.73.4,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白叶枯病1级,褐飞虱7级,中感稻瘟病,感褐飞虱,抗白叶枯病,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0.9%,整精米率68.5%,粒长6.5毫米,长宽比3.1,垩白度6.8%,透明度2级,碱消值5.0级,胶稠度3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4%2022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初试,平均亩产651.9千克,比对照增产5.3%2023年续试平均亩产640.4千克,比对照增产6.1%;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46.2千克,比对照增产5.7%202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1.7千克,比对照增产6.0%。种植区域:适宜在湖北省(武陵山区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区除外)、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省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