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棉50高产栽培技术

 

创棉50号是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棉花新品种,2015年9月2日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15014),适宜西北内陆早中熟棉区种植。经过2016-17年在南疆的库尔勒、阿克苏、喀什布点与小面积的种植试验,该品种表现为:生长稳健、叶片大小中等、透光能力好、结铃性强、易管理、吐絮畅且集中,稳产高产,是一个难得的棉花新品种;为了使该品种发挥更大的增产潜能,增效于民,在栽培上良种良法配套,让棉农掌握关键的栽培技术,合理施肥及化控,减少不必要的投资,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总结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1、压碱保全苗:根据新疆棉区的特殊情况,绝大部分土地盐碱含量较高,棉苗出不齐,或成片死亡,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种情况,要求棉农在棉花收摘结束后,及时对棉田进行冬灌,冬灌的主要目的是压盐碱、蓄墒,每亩棉田浇水不少于180立方,浇水后2小时把多余的明水放出田外,或用排碱渠排碱,这样能带出大量的盐碱。同时还要在土壤没有结冻前,把棉田深耕一次,这样能熟化土壤,冻死害虫及虫卵,减轻来年的病、虫害;通过深耕,切断了气孔,阻止了盐碱上移,起到压碱的作用;还能风化土壤,提高了土壤的吸水能力和渗水能力,这对棉花苗齐、苗壮非常关键。

2、施肥:新疆老棉区多年重茬种植棉花、没有施过农家肥(有机肥)、微量元素很少应用,造成棉花产量下降、铃重减轻;前几年新疆亩产500公斤籽棉以上产量遍地就是,铃重都在6-7克,高的达8克以上;现在铃重都在5-6克,低的在4克左右,产量在300公斤-400公斤左右,在调查棉农时农户说:施肥量连年增加(都是化肥),棉花产量确在连年下降,不知道原因在哪施肥不合理已经是影响新疆棉花产量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现状,在施肥上不但要满足棉花对氮、磷、钾的需要(复合肥),还要重施有机肥(干鸡粪、猪、羊粪等),补充棉花必须的微量元素,硼、铜、锌等微量元素,高产棉田每亩必施硫酸铜、硼肥各1公斤、硫酸锌0.5公斤。棉花整个生育期施肥氮、磷、钾比例为1:0.5:1,施肥时要施硫酸钾(不宜使用氯化钾),它不但能补充钾肥,还能酸碱中和土壤,降低土壤的含碱量,还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

3、棉田第一次浇水:在棉花生长的整个过程中水、肥管理是棉花高产的重要环节,滴灌时间一定要控制好,第一次滴灌一定不要太早,过早棉花主茎根不能下扎、侧根发达且分布较浅,这对棉花生长十分不利,不耐淹、旱,不抗倒伏;同时滴后期易早衰;而且由于当时地温低、湿度大棉苗易发生立枯病和其他苗期病害。第一次滴灌要在六月中、下旬开始,这是棉花根系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棉花的主根、侧根已经下扎,丰产架子已经搭好(中午2-4点叶片有萎淹现象,6点以后要恢复正常,连续2天后浇水,这次滴水要滴透,但不能积水),滴灌更好,有利于根系下扎,农谚说的好,根深才能叶茂。今年进入八月份连续高温,造成棉花上部蕾铃脱落严重,除高温原因引起脱落外,其次就是棉花根系发育不好,吸水能力差。花粉因缺水而失去活力,影响了棉花产量。

4、化控:化调是促使棉花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塑造良好株型的一种手段,它能增加光合作用,有利于根系生长,减少蕾铃脱落,提前现蕾开花,增加铃重,减少叶枝形成,简化人工整枝,节间缩短、透光能力好,减少密闭和烂铃。化控的原则是“看天、看地、看苗、看品种,少量多次、前轻后重、植株变色不变形。”严禁超量使用缩节胺,超量使用缩节胺会造成棉花节间超短,铃皮增厚,晚熟,衣分降低;

人工采摘的棉田:棉苗1-2片真叶时开始化调,每亩用缩节胺0.2-0.3克为宜,长势比较强的棉田0.3-0.5克;机采的棉田:要适当晚控。5-7片真叶时开始化控,每亩用缩节胺0.5-0.8克为宜。缩节胺使用的安全间隔期保证在7天以上,蕾期可以使用到每亩1-1.5克,花铃期可以使用到1.5-2克,打顶后5-7天每亩可以使用到2-3克。

5、打顶: 棉花适时打顶是打破棉花顶端生长优势,使其横向生长,适时打顶能增加铃重:减少脱落,减少无效生长、养分流失,提前成熟,单铃重可增加1克左右,每亩可增产籽棉80-100公斤,霜后花及水桃减少10%。打顶时间:按照“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根据新疆的特殊气候条件(无霜期短),北疆要在7月1日前结束,南疆要7月5日前打顶结束。 

6、病虫害防治:棉苗出齐后及时防治棉蓟马、盲蝽蟓、地老虎等害虫,施药时加入适量杀菌剂防治棉花苗期病害,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在棉花生长周期经常观察棉田虫害情况,治虫掌握治早治小的原则,发现一棵打一片,发现一片打全田,防胜于治。用药时要交替用药,以免产生抗性。(新疆技术服务中心  何太学)